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咳喘平颗粒对哮喘大鼠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咳喘平颗粒是治疗哮喘的临床经验方.为了深入研究该方治疗哮喘的免疫调控机制,笔者选用与哮喘密切相关的IL-4、IL-8、GM-CSF细胞因子对其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红 刊期: 2006- 10
-
化湿利水泄浊法对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游离钙及PKC活性的影响
目的:从分子水平研究化湿利水泄浊法治疗高血压血管重构的机理.方法:以组织贴块法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分离培养,并以倒置显微镜、α-SMactin免疫组化法鉴定;分别采用MTr法、荧光染料FURA-2/AM标记法、酶底物反应法观察各含药血清对VSMC增殖、游离钙浓度([Ca2+]i)、PKC酶活性的影响,并与平肝潜阳法、西药依那普利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
作者:王永霞;钱义明;何立人;陆雄;吴倩 刊期: 2006- 10
-
人工培育蝉花菌丝对人系膜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工培育蝉花菌丝对入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合成的影响.方法:分离人胚胎肾小球系膜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人工蝉花菌丝组、天然蝉花组、冬虫夏草组及洛汀新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收集动物含药血清.以含药血清刺激HMC,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对HMC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对Ⅳ型胶原(ColⅣ)和纤维连接蛋白(FN)合成的影响.......
作者:王琳;陈以平 刊期: 2006- 10
-
抗癌痛口服液镇痛、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临床大多数癌症病人从发病到控制或死亡的全过程都有可能经受不同程度的疼痛.抗癌痛口服液由三七、红花、山豆根、山慈菇、甘草等7种中药组成,无毒性作用及成瘾性,本文对其镇痛及抑瘤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种军;陈元丽;王学超;李树英;陈家畅 刊期: 2006- 10
-
借鉴体质学说诊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体会
1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和在环境的影响下,其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与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其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所产生疾病类型的倾向性[1].......
作者:王焱 刊期: 2006- 10
-
中风便秘的辨证施治
中风患者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加之饮食和排便习惯的改变,常引起便秘.便秘致腑气不通,浊气不降,气机不畅,对患者各种功能恢复不利,甚至导致病情恶化.常见有气虚、阴虚、湿浊等类型.我从临床上根据症候和体质特点,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金光 刊期: 2006- 10
-
中药杜仲炮制的历史沿革
杜仲是我国著名传统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安胎等功效.目前杜仲入药以炮制品盐杜仲为主,盐杜仲常以武火炒炭去丝或武火砂烫成炭去丝.杜仲不同炮制品的使用情况在我国历代医药文献中均有记述.为了继承古代杜仲的传统炮制经验,为今后深入研究杜仲的炮制提供依据,现将文献记载的杜仲炮制历史演变及炮制理论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丽 刊期: 2006- 10
-
跌打红药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跌打红药胶囊是由三七、当归、白芷、川芎、红花、土鳖虫六味药组成,具有活血止痛、祛瘀生新的作用,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筋骨瘀血肿痛、风湿麻木.为了有效控制其质量标准,本文采用HPLC测定三七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并且对三七、当归、白芷进行薄层鉴别,为跌打红药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检测方法,建立了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作者:王军喜;马开 刊期: 2006- 10
-
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热毒清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热毒清口服液成分中金银花中的绿原酸、黄芩中的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绿原酸在20.56~123.36μg/mL,黄芩苷在49.12~294.72μg/mL浓度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48%(RSD=1.81)和96.85%(RSD=1.11).结论:此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
作者:刘安龙;高研力;王梅 刊期: 2006- 10
-
吴鞠通妇产病学思想特色探析
清代淮阴名医吴鞠通为温病大家,他不仅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在妇科方面有独到之处.其《温病条辨》中专列《解产难》一篇,其于理论上别开生面,详述了妇产病的意义,产后诸证的治疗及保胎等.现据《解产难》篇有关内容,对吴氏妇产病学思想略作探析.......
作者:申霞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张洪涛主任医师重镇安神针法临证举隅
- 2 黄宫绣《本草求真》食物基原本草药物研究
- 3 肾康口服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
- 4 白虎加人参汤的临床应用进展
- 5 乌枳口服液干预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8例
- 6 西药佐以加味生化汤终止早期妊娠47例
- 7 参附养心颗粒对心梗后大鼠血清MMP-2及TIMP-2水平的影响
- 8 心血管病多元望诊体系的构建
- 9 张延昌主任医师巧用《武威汉代医简》方药治疗风湿病经验
-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进展
- 11 天麻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0例
- 12 黄芪汤加味治疗产后多汗症58例
- 13 附子与半夏配伍运用探析
- 14 对艾滋病免疫重建不全合并咳嗽的认识
- 15 平消胶囊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35例
- 16 中医药文化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人文导向研究
- 17 桂枝茯苓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C-反应蛋白、尿酸的影响
- 18 《黄帝内经》延缓衰老的方法和理念探析
- 19 止咳方治疗过敏性咳嗽48例
- 20 《医医病书》中的“药象”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