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94例
我院自2001-06-2005-06采用中药治疗输尿管结石9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俊杰 刊期: 2006- 10
-
中医辨证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炎66例
儿童髋关节滑膜炎是小儿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我院自2002-06-2005-06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皮肤牵引、手法运用治疗6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召勇 刊期: 2006- 10
-
壮骨麝香止痛膏治疗眶上神经炎76例
眶上神经炎是眼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患侧眶上神经分布区域持续性胀痛,视物易疲劳,直接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局部封闭治疗有时患者难以接受,我们采用壮骨麝香止痛膏局部贴敷治疗本病76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汪振强 刊期: 2006- 10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89例
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或胆道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近3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89例小结如下.......
作者:郭长河 刊期: 2006- 10
-
通腑化痰胶囊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30例
近年来,国内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1],其中脑出血占40%,高于国外报道的5%~10%.出血性中风患者急性期的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降低病残率至关重要,中西医结合较之单纯西医治疗具有相当的优势和特色.2004-09-12-2005-05-28,在河南中医学院侯士良教授的指导下,我们采用通腑化痰胶囊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3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锡亮 刊期: 2006- 10
-
张继泽主任医师逆转萎缩性胃炎经验举隅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黏膜变薄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范畴.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与饮食不调、情志不畅有关,尤其是饮酒、过食刺激之品,致使脾胃受损,阳气郁遏不振,纳运失司,化源不足,气血阴液亏乏;或中焦运化无力,湿邪滞塞,郁而化热;或情绪不舒,气机逆乱,木郁土壅,气滞血瘀而引为胃脘痛、胀满、嗳气、纳少、运迟等症状.其发病率占胃镜受检人数的7.5%~13.8%,在胃炎......
作者:李宗庭 刊期: 2006- 10
-
李培旭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李培旭主任医师是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肾病研究室主任,兼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证三十载,学验俱丰,病者云集.笔者师从李培旭老师学习,收益匪浅,兹将老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徐书立;邵树军 刊期: 2006- 10
-
王旭辨证施治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思路
溃疡性结肠炎在治疗中曾使用激素,并产生激素依赖(应用激素后无法减量或停用)或激素对抗(应用激素而无症状改善),或长期服用某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成药,或其他疗法,而得不到治愈并反复发作者,称顽固性(有称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王超凡 刊期: 2006- 10
-
艾灸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顽固性后遗疼痛31例
在带状疱疹患者中约30%~70%的中老年人于皮疹完全消退后,其顽固性后遗疼痛可持续数月或更久,由于治疗难度大,病程长,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2002-10-2005-12,笔者采用艾灸刺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31例,并设针刺艾灸疗法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石跃;王晓瑜 刊期: 2006- 10
-
局部多针刺法探析
旨在对经典针法中的局部多针剌法的源流、发展,及其现代应用作初步探析,结合临床应用进一步说明局部多针刺法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希望通过对这一针刺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以及弘扬这一传统医学的经典针法.......
作者:何健敏;赖火特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小醒脑针法辨治突发性耳聋110例
- 2 从毒损络瘀论治糖尿病阳痿思路探析
- 3 益气除痰法治疗肺癌理论探讨及临床应用
- 4 针刺联合清瘟败毒饮加西药治疗儿童特发性关节炎的体会
- 5 冯明清教授复脾汤治疗2型糖尿病机理探讨
- 6 逍遥丸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血管性痴呆肝郁脾虚型33例
- 7 试论因时顺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8 综合治疗痛风红肿热痛18例
- 9 吕靖中教授运用三黄二姜一附汤治疗复发性口疮经验
- 10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 11 蒿芩清胆汤的免疫作用研究
- 12 介入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120例
- 13 《伤寒论》中生半夏在治疗痰证的运用及研究思路
- 14 电针供血、风池、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性颈椎病43例
- 15 《局方发挥》学习辅导题及参考答案
- 16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 17 疏肝化瘀法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5例*
- 18 郑氏温通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30例
- 19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 20 脱管散促进开放骨折伤口愈合作用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