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医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老年人的中医证型与结肠电异常改变相关研究
杨巧红;李永胜;连至诚;杜标炎;陈苇菁;赵自明;钟廷机;邹移海
关键词:中老年人, 中医证型, 结肠电频谱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证型和结肠动力随年龄增高的改变.方法:观察普通成年人90例中医证型随年龄增长出现的频率改变和结肠电各高、中、低段的缺失率的比率的变化.结果:年龄36~50岁组受检者脾虚便溏的出现率显著高于18~35岁组,年龄>50岁组受检者脾虚便溏的出现率显著高于18~35岁组.说明,随着年龄增高正常大便的出现率降低,尤其是大便稀烂的出现率显著增高,而脾虚便溏型的出现率随年龄增高也增多.结肠频谱与年龄的相关分析表明,年龄较大者其乙状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显著降低,降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亦倾向降低.结论:脾胃气虚、脾虚便溏、气虚便秘构成比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而脾胃气虚、肝肠气滞构成比有随年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年龄较大者其乙状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显著降低,降结肠高频段肠电缺失的比率亦倾向降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