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疏肝健脾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运用体会
结合《内经》原文,认为从“肠澼”的概念去认识现代医学的溃疡性结肠炎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论治.“肠澼”一证既言明其临床表现,又言明其与肝脾密切相关,故治疗多从调和肝、脾入手,可获良效.......
作者:郭军雄;汪斌;刘雨娟 刊期: 2016- 05
-
从虚、郁、瘀论治产后痹
产后痹是指妇女在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而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酸沉、怕凉、怕风等为主要表现的中医风湿病.人工流产或引产后百日内感受外邪引发上述症状,属“产后痹”范畴.该病临床中多从虚、郁、瘀论治,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莲 刊期: 2016- 05
-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药高血压领域研究的进展
蛋白质组学从整体上研究生物体或组织、器官内全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与中医基础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谋而合.高血压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证”,可能与机体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所表达的蛋白质组存在必然联系.因此,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具有高效解码症候生物学基础的潜力,将是揭示“证”实质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开言;王军 刊期: 2016- 05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容易合并脂肪肝,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诱导线粒体内氧化应激,引起脂质代谢紊乱,诱发脂肪肝,加重纤维化,并进一步引起肝癌的发生,脂质代谢紊乱可能是影响干扰素抗丙型肝炎病毒HCV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不利因素.中医药可以改善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脂质代谢紊乱,从而提高抗病毒疗效.......
作者:罗莹;赵文霞 刊期: 2016- 05
-
桂枝茯苓丸治疗妇科肿瘤的研究概况
了解桂枝茯苓丸治疗肿瘤机理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且对近10a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总结及分析.发现桂枝茯苓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肿瘤,尤其在妇科肿瘤方面应用广泛,用于放疗、化疗、术后康复时效果较好.其中药有效成分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及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及内分泌状态和抗炎作用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发挥其抗瘤作用.......
作者:夏雷达;蒋时红 刊期: 2016- 05
-
甘草内生菌20株有效菌株发酵物与宿主水煎液、总黄酮、总皂苷体外抑菌活性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甘肃野生和栽培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发酵物与宿主水煎液、总黄酮、总皂苷体外抑菌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体外定量抑菌方法观察20株甘草内生菌有效菌株发酵物、水煎液、总黄酮、总皂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各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P<0.01),各有效菌株组均弱于宿主组;有效菌株中JTZB059、JTYB029抑菌活性相对较强,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1250,......
作者:赵妮;邓毅;刘靓;董金香;曼琼;杨志军 刊期: 2016- 05
-
不同剂量附子单煎乌头类生物碱煎出量分析
目的:考察附子在汤剂中不同质量分数时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煎出规律,为临床使用附子时合理选择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C18SB-Aq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moL/L醋酸铵溶液、流速0.4~0.6mL/min,检测波长235nm,柱温30℃.结果: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附子单煎水煎液中苯甲酰类乌头生物碱煎出增长率逐渐降低;单位质量药......
作者:李学林;吴红展;许真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自拟疏肝养元止颤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45例
- 2 中医药综合方案对郑州市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对照研究
- 3 中医药延缓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 4 合方临床运用举隅
- 5 益气养阴化瘀法对糖尿病大鼠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 6 论传统本草学对中药功能的分类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泪囊炎114眼
- 8 补肺益肾方联合舒肺贴对COPD大鼠肺脏Jagged1/notch1通路的影响
- 9 中成药不同分类模式的分析及科学分类模式的探讨
- 10 猪蹄甲、穿山甲的消痈作用
- 11 中西医结合早期干预高危儿65例
- 12 乙肝抗毒液治疗慢性乙肝326例观察
- 13 某地区HIV/AID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14 西药佐以加味生化汤终止早期妊娠47例
- 15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 16 大黄赤芍汤治疗肝硬化41例
- 17 辛龙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9例
- 18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枢神经组织中CD8mRNA的变化及益肾达络饮对其的影响
- 19 中药配合微波治疗慢性膀胱炎1例
- 20 黑柴胡与北柴胡解热、抗炎作用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