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医研究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舒肝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31例

    目的:观察舒肝清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舒肝清胆汤(柴胡、黄芩、龙胆草、木香、玄胡索、厚朴、清半夏、泽泻、干姜、车前子、金钱草、大黄、甘草)加减治疗,水煎,1d1剂,分早、晚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和消炎利胆片口服.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

    作者:吴西芳 刊期: 2016- 03

  • 补肺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50例

    目的:观察补肺健脾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别选用支气管舒张剂、抗胆碱药、茶碱类药物、祛痰剂及吸入性长效激素,并依据患者氧分压水平给予家庭氧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补肺健脾法(党参、黄芪、五味子......

    作者:史东静 刊期: 2016- 03

  • 天麻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0例

    目的:观察天麻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风痰瘀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和尼麦角林片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天麻活血汤(天麻、胆南星、半夏、钩藤、羚羊角、川芎、当归、芍药、丹参),水煎,1d1剂,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作者:杨清;高鹏;郭振鑫 刊期: 2016- 03

  • 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50例

    目的:观察益智醒脑丸联合西药治疗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栓塞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吸氧、降脂、抗血小板凝集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智醒脑丸(何首乌、肉苁蓉、山茱萸、茯神、远志、石菖蒲、益智仁、僵蚕、胆南星、地龙、水蛭、川芎、黄芪、当归、郁金、巴戟天、丹参)治疗.两组均以28d为1个......

    作者:孙宏建;郭丰存;郭燕洁;孙小涵 刊期: 2016- 03

  • 牵蹬小腿联合整脊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目的:观察牵蹬小腿联合整脊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牵引法治疗,治疗组给予牵蹬小腿联合整脊复位法治疗,两组均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好转18例,未愈1例,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7例,未愈8例,有效率为7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徐义勇;蔡少华 刊期: 2016- 03

  • 调质降压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40例

    目的:观察调质降压丸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301027),1次80mg,1d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调质降压丸(茯苓、清半夏、陈皮、柴胡、白芍、当归、葛根、鬼针草、丹参、山楂、水蛭、土鳖虫、何首乌、炙甘草)1次9g,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

    作者:谢卫平;李永福;熊冠宇 刊期: 2016- 03

  • 浅析络病理论与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导致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三阶梯药物止痛方案”能有效缓解大多数患者的癌性疼痛,但存在成瘾性大、依赖性强、难以降阶梯用药的问题.在中医络病学指导下的中医特色治疗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从络病理论基础、癌性疼痛的络病学病机、治则治法和未来发展方面对癌性疼痛的络病学理论进行了总结.......

    作者:卢成美;张琪;方文岩 刊期: 2016- 03

  • 中医学对“风”的认识

    风乃六淫之一,属阳邪,为外感疾病的先导.《素问·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者,善行数变”.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始,风之为病,变化多端.风邪犯人,发病急剧,转变迅速,外而皮毛,内至脏腑,上而头首,下至肢体,无所不到.风常挟它邪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热等证.风有外风、内风之分.二者的产生、致病特点、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因此,其治则亦不一样.外风宜祛,内风宜熄.深入研究风学理论,对健全完善中医学......

    作者:孙朝润 刊期: 2016- 03

  • 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中风病

    笔者围绕“肝肾同源”的理论,探讨其在治疗中风病中的理论依据.中风的病机总属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与肝肾密切相关,“肝肾同源”亦称“精血同源”或“乙癸同源”,肝肾母子相生、精血互化、经络相通.两者同居下焦,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相互滋生、相互影响,由此衍生出了从肝论治、从肾论治、肝肾同治之法,在临床上治疗中风病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将肝肾同源在治疗中风病中的应用进行概括和总结.......

    作者:范小会;刘华;庆慧;范军铭 刊期: 2016- 03

  • 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76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随访6~12个月.结果:优65例,良8例,差3例,优良率为96.0%.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胡滨;杨生民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