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电针供血、风池、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性颈椎病43例
目的:观察电针供血、风池、颈百劳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电针(颈夹脊:C2~C7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1d1次,1次留针40min;治疗组给予电针(双侧供血、风池、颈百劳穴),1d1次,1次留针40min,两组均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愈显率为69.77%......
作者:张明平;张海霞 刊期: 2015- 01
-
中医适宜技术综合治疗高原牧区骨性关节炎220例
目的:观察中医适宜技术综合治疗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0例高原牧区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6种中医适宜技术综合治疗.结果:治愈79例,显效83例,有效45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94.1%.结论:中医适宜技术综合治疗高原牧区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孙殿统;李荣唐;杨晓;安永贵;安雪莲;安玉福;孙海霞 刊期: 2015- 01
-
敦煌医学中少商刺血治疗喉痹75例
目的:观察敦煌医学中少商剌血治疗喉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喉痹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给予少商刺血法,1d1次.对照组75例给予西医对症治疗.两组均以治疗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王辉;邓灵芝;郑辉;孙力;魏淑萱 刊期: 2015- 01
-
党参水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肝、肾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酶活性及线粒体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党参水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肝、肾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酶活性和线粒体结构的影响,探讨党参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党参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每日每只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溶液,注射量为0.025mL/g,正常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党参低、中、高剂量组每日上午依次按相当于生药量5,......
作者:耿广琴;杨雅丽;李扬;黄勇 刊期: 2015- 01
-
18β-甘草次酸长期灌胃对大鼠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18β-甘草次酸长期灌胃对正常大鼠肝脏功能及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120只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甘草次酸低剂量(25μg/g)、中剂量(50μg/g)、高剂量组(100μg/g)4组.每组分别以相应剂量甘草次酸灌胃,于给药6周、14周、22周、30周及停药4周检测大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甘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球蛋白、总蛋白、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等指......
作者:桂岩;张小兵;江英;王有虎;张福宏;刘翔毅;马毅;董明;杨贵军 刊期: 2015- 01
-
《伤寒论》桂枝、甘草配伍对心阳虚证大鼠心肌能量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以能量代谢相关酶为考核指标,探讨《伤寒论》桂枝、甘草配伍“辛甘化阳”的内涵.方法:将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桂枝、甘草不同配伍1~8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诱导大鼠心阳虚证模型.动物末次给药后50min,剪取相同部位心肌组织0.1g左右,制成100g/L的匀浆液,离心,分离上清液,检测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Ca2-Mg2+ATP酶和Na+......
作者:姚凤云;刘成;刘春花;王炳志 刊期: 2015- 01
-
脑心同治之气虚络瘀临证探微
“脑心同治”的提出为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本虚标实、久病入络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络脉瘀阻是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其实质是虚、瘀、痰并存.在临床上从改善脑和心的供血入手,采用逐瘀通络,益气生血等治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突出.......
作者:李虹 刊期: 2015- 01
-
运用张锡纯调补大气理论治疗慢性病经验
在概述张锡纯大气理论的基础上,以喘证、心悸、噎膈3个医案为例,介绍运用张锡纯调补大气理论指导慢性病临床治疗的经验.张锡纯认为:胸中大气,原为后天生命之宗主,以代先天元气用事,故能斡旋全身,统摄三焦气化.调补大气使之周流全身,发挥其主持全身气化的功能,可以治疗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肾膀胱,以及全身肢体经络的疾病.调补大气不仅祛邪有力,还能更好地消散痰饮、瘀血等有形实邪,而且补而不滞,可达到扶正而不......
作者:陈吉全;刘冉;庞景三 刊期: 2015- 01
-
肝脏苦欲补泻理论的含义及临床运用
“苦欲补泻理论”是指根据五脏不周的生理特性及病理变化采取的“补泻”原则,是指导临床遣方用药的基本法则.肝之苦欲补泻在临床上运用广泛,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肝病的治法越来越完善.对于肝病的治疗,不能囿于苦欲补泻理论的束缚.......
作者:李海雷;娄彦蕊;谢慧丽 刊期: 2015- 01
-
抗高血压左室肥厚中药实验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近10年抗高血压左室肥厚单味中药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其抗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抗高血压左室肥厚中药主要为补虚药(黄芪、红景天、冬虫夏草)、平肝息风药(钩藤)、活血化瘀药(丹参、三七、川牛膝)、解表药(葛根)、祛风湿药(粉防已),其作用机制与改善异常血流动力学状态、调节体液因子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平衡、改善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状态及调节细胞外基质代谢等有关.......
作者:张凤英;王军 刊期: 2015- 01
动态资讯
- 1 活血生肌汤和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38例
- 2 水蛭逐瘀胶囊合用川葛舒筋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
- 3 围刺法加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9例
- 4 明代医籍《外科枢要》临证用药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 5 HPLC法测定息痛颗粒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 6 傅金英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经验
- 7 经方在皮肤科的运用
- 8 番泻叶用于心外科手术前肠道准备362例
- 9 加热炒炙对红花中黄酮类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 10 补肾益智汤对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 11 二紫胶囊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60例
- 12 体外反搏联合养阴活血方治疗老年高血压肾虚血瘀证40例
- 13 肾舒Ⅱ号对肾病综合征大鼠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 14 脉口人迎对比诊法指导针刺的临床运用
- 15 保坤丹对大鼠离体子宫收缩功能的影响
- 16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107例
- 17 李统华教授辨治支气管哮喘经验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1例
- 19 中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60例
- 20 循证医学与中医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