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医研究杂志2007年第7期文章
  • 养心解毒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青壮年的身体健康.2002-2006年,笔者采用自拟养心解毒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康广山 刊期: 2007- 07

  • 血脉通胶囊治疗中风后遗症硬瘫67例

    中风后遗症患者常见肢体痉挛性瘫痪,现代医学对此疗效较差,中医药有独特的治疗效果.为探讨中医药对该病的疗效,2003-06-2006-05我们采用血脉通胶囊治疗本病67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姚文团;张银光 刊期: 2007- 07

  • 微透析技术与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考

    微透析是生物化学领域一种崭新的活体局部连续采样分析技术,一经问世便被迅速运用于生命科学的各科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微透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在中医经脉脏腑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拓展应用提出设想和思考.......

    作者:刘婧;李晓民 刊期: 2007- 07

  • 从心脾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以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常伴有低热、记忆力或注意力下降、咽痛、淋巴结触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失眠和精神障碍等非特异性表现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笔者结合临床并查阅文献对本病进行研究论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高峰 刊期: 2007- 07

  • 论湿阻目窍为单纯性近视眼的主要病机

    目的:分析单纯性近视眼的病机,为该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前倾头低位的强制性近距离读写体位造成的目失高位方面来阐述单纯性近视眼的临床特点.结果:单纯性近视眼的发生与清窍升降失常、湿阻目窍相关.结论:湿阻目窍为单纯性近视眼的主要病机.......

    作者:欧阳永斌 刊期: 2007- 07

  • 生物芯片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1]是指将大量探针分子以阵列形式同时固定于支持物的表面上,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靶分子进行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种类与数量.它可以同时对成千上万种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具有高通量、简便、缩微、多参数、集约化、平行化等优点.......

    作者:王欣然 刊期: 2007- 07

  • 证的主症次症转化与对应治法方药的变化

    证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形式,每种基本存在形式的症状构成不同,主症有别,因而基本治法虽有相同之处,但具体的治法和方药有很大的差异,即在证同治亦同的一般原则下,证同治有异.......

    作者:张晓林;孙喜灵 刊期: 2007- 07

  • 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0例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危害性极大.2005-10-2007-02,笔者采用自拟调脂汤治疗高脂血症50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乔新忠 刊期: 2007- 07

  • 于己百教授验方证治

    于己百教授为甘肃省名中医,第一、二批全国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老师,从医六十余载,师古创新,广征博采,勤奋不怠,注重实践,数十年如一日,悉心研究古典医籍,一丝不苟,从不间断.在长期临证中,对多科病证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确实可靠.兹将其代表性经验方萎胃宁、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更年宁、眩晕宁等总结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陈光顺;李金田;邓沂;崔庆荣;张晶 刊期: 2007- 07

  • 李振华教授治疗痞满经验

    李振华教授幼承家技,学验俱丰,擅治脾胃病证,其中对痞满的治疗效果尤佳,他认为虽然痞满病位在胃,但基于脾胃之间脏腑表里、纳运升降及肝脾、肝胃生克乘侮特殊的生理关系、病理特点,总结出治胃必联系到脾,涉及于肝的诊治经验.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郭淑云 刊期: 200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