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医研究杂志2006年第7期文章
  • 贯叶金丝桃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贯叶金丝桃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抑郁、抗病毒等作用.近年来,在抗病毒(包括抗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癌症的光化学治疗、抗抑郁机制研究等方面研究十分活跃.本文对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胡倩;刘晓蕙;王林泉;丁建强 刊期: 2006- 07

  • 中西医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研究进展

    老年性阴道炎(SV),亦称萎缩性阴道炎(atrophicvaginitis),为老年妇女常见病之一.国内报道,绝经妇女中发生率为26.3%~30%,与国外报道的30%相近[1].目前治疗阴道炎的药物和方法很多,大体分为内治法、内外合治法、外治法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治法以口服治疗为主,外治法以局部治疗为主,内外合治法及中西医结合等疗法以口服加局部治疗,后者包括如熏洗、坐浴、冲洗、纳药等方法,使药物直......

    作者:金虹;张晓静 刊期: 2006- 07

  • 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概况及展望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疾病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症的总称.患者有明显的认知、记忆、计算、思维、定向、判断等能力障碍,现已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重大问题,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针刺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现对近十年来针刺治疗V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曹金梅 刊期: 2006- 07

  • 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综述

    冬虫夏草为我国名贵中药材,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冬虫夏草的研究报道对冬虫夏草中各类化学成分进行了总结归纳.此外,由于蛹冬虫夏草药效和成分与冬虫夏草接近,所以也收入了部分蛹冬虫夏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成果.......

    作者:石岩;王钢力;秦文杰;林瑞超 刊期: 2006- 07

  • 正交试验优选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水蒸汽蒸馏法,优选川芎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以提高收率.方法:以挥发油的量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川芎中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工艺条件为:川芎粉碎成粒度为0.3~0.5cm的粗粉,加6倍量水,浸泡4h,提取4h.结论:川芎中的挥发油收率可达佳水平,符合制备要求.......

    作者:孟秋风;刘明;冯素香 刊期: 2006- 07

  • RP-HPLC法测定乳泉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乳泉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C18柱,以甲醇-水-磷酸(50:15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供试品中阿魏酸得到很好的分离测定,其线性范围为21.6108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2.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乳泉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霞;李向阳;李振国 刊期: 2006- 07

  • 《证治准绳》类方文献整理和数字化探讨

    随着信息载体发生的广泛变革,中医古籍的载体需要转化成方便用户利用和具有更广泛传播方式的数字化形式.尝试利用数字化技术,对《证治准绳》类方进行文献整理和数字化,使《证治准绳》类方可以被计算机识别,形成结构化数据库,可为以后进一步发现《证治准绳》类方内在规律提供条件.......

    作者:高日阳 刊期: 2006- 07

  • 桂枝汤在脾胃肠病证中的应用

    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外感表虚证的代表方剂,后经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根据其治疗机理逐步应用到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笔者在多年临床中应用桂枝汤治疗脾胃肠病证数百例,多有良效,现试举部分病例以供同道指正.......

    作者:李保双;朱清 刊期: 2006- 07

  • 《伤寒论》合病并病辨析

    合病、并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传变的特殊形式,也是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它体现了外感病发生与传变中证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人体脏腑经络的整体性.合病并病有区别也有联系,具有不典型性和广泛性.正确认识合病、并病,有助于对《伤寒论》条文的深入研究,更好的把握辨证论治的精神,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王勇;席军生 刊期: 2006-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