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医研究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中西医结合对肾病模型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方法.方法:用阿霉素(ADR)诱导一种类似人类微小病变肾病模型,选用温阳活血方加强的松及中药分阶段加强的松治疗,并设空白、病理对照组,观测尿蛋白、血清蛋白、血脂及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变化.结果:温阳活血方加强的松及中医分阶段加强的松治疗均有减少尿蛋白、降低血脂的作用;中药分阶段加强的松治疗能升高血清白蛋白,对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融合及基底......

    作者:鲁艳芳;袁军;林丽;陈陶厚 刊期: 2005- 04

  • 黄芪、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和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黄芪药物血清,雷公藤多甙药物血清,并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梯度,观察药物血清对正常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IL-6的影响,采用细胞ELISA法测定IL-6含量.结果:黄芪、雷公藤多甙各不同剂量组均可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IL-6,其抑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殖,其......

    作者:包崑;毛炜;庞嶷 刊期: 2005- 04

  • 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从下调脑区的激活,研究复康片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电凝法制备MCAO大鼠模型.将1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假手术组.于造模成功后5周,药物组按4.5g生药/kg灌胃给予复康片,余两组分别灌胃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1日1次,共2周.以BWT评分法进行神经行为学评价,结合局部脑血流量(rCBF)测定、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分别观察大鼠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

    作者:孔令多;王中琳 刊期: 2005- 04

  • 辨证治疗心肌梗塞患者便秘体会

    心肌梗塞是内科的急重危症.若患者伴有便秘,排便用力,常可导致严重后果,其入厕而死亡者屡见.故对心肌梗塞患者便秘的治疗尤为重要.西医学的常规通便治疗等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时见其泻下过度,日数次至数十次之多,常需再服思密达等止泻,而后便秘复发.中医辨证治疗便秘有传统优势,其效果更佳.现总结体会如下.......

    作者:陈桂启;李靖秀;赵宗英 刊期: 2005- 04

  • 天然药物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天然药物配合物的研究概况、制备、组成和表征、物理化学研究及应用,并对天然药物配合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作者:郭进宝 刊期: 2005- 04

  • 鲜地黄中环烯醚萜甙的分离鉴定

    目的:分离鉴定鲜地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硅胶柱层析色谱分离,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鲜地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地黄甙A;地黄甙D;地黄甙E;梓醇等.......

    作者:王慧森;李更生;刘明;刘长河 刊期: 2005- 04

  • 小儿痄腮的治疗特点探析

    小儿痄腮一病,系风温病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而结于腮部(耳垂之下),形成腮部漫肿疼痛的病证.肿之前,可有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属于风温病的范畴.该证的治疗,轻症当疏风清热,透邪外达;重症以解毒软坚,消肿止痛为主.......

    作者:王新元 刊期: 2005- 04

  •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源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为保养生命、防病抗衰、延年益寿之意.养生以健康长寿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各家各派都有所论述.作为中医学的早期著作,养生学是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光华;赵明山 刊期: 200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