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四合方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
笔者自2000年3月~2002年10月采用四合方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2~69岁,平均44岁;病程1~20年;Hp阳性者32例.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23~67岁;平均43岁;病程1.5~19年;Hp阳性者2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病......
作者:时建山 刊期: 2004- 05
-
《傅青主女科》月经不调五脏辨证及施药特点
(以下称)为明末清初医家傅山所蓍.是临床实用价值颇高的一本妇科专著.其组方简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傅氏治疗月经病重视脏腑经络气血辨证,更以五脏辨证为调经的重点.本文对调经篇中依五脏辨证的十个病证,十一则处方的特色进行系统研究,考查傅氏治疗思想,为临床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贺冰;尤昭玲;冯光荣 刊期: 2004- 05
-
从督脉论治颈椎病手法效应的理论推断
近年来,我们以经络理论为基础,运用手法从督脉论治颈椎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阐明其治疗机理,探讨此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方向性,现对其治疗机制进行相关理论推论.......
作者:眭承志;陈少玫;叶志英 刊期: 2004- 05
-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在肿瘤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离体抗肿瘤实验方法是研究中药抗肿瘤机理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对于抗肿瘤复方中药来说,因其配伍的多样性、煎制中化学反应的不确定性和受胃肠吸收入血随机性等因素影响,使其有效成分构成复杂,因此,离体实验方法一直是一个难题.......
作者:张德付 刊期: 2004- 05
-
从中医学探讨肝与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常表现为高分解、高代谢症候群.中医辨证常为情志不舒、肝血亏损、气滞血瘀、脾胃运化失常等.本文从中医学理论角度,探讨肝脏的生理病理功能与围手术期机体应激状态的关系,旨在为中医药围手术期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谭志健;傅岳武;黄学阳;孙立;陆广莘 刊期: 2004- 05
-
影响中医治疗丙肝疗效的原因及对策
中医对丙型肝炎(丙肝)的诊治,我们曾有概述[1],综观其疗效,并不十分满意.其原因何在?如何提高其疗效?在此我们作一探讨分析.......
作者:焦一鸣;袁展群 刊期: 2004- 05
-
《中医诊断学》教材不足之处分析
中医诊断学是关于中医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在中医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的桥梁,对于日后临床各科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者:向群;黄小平;郑雨 刊期: 2004- 05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诊疗思路探讨
干燥综合征(以下简称SS)是一种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受累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组织,引起内脏损害.国内对万余人调查表明,其发病率约为0.29%~0.77%[1],明显高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居首位,且发病率近年有增高的趋势.由于原因未明,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有效方法.主要以代替治疗和对症处理为主,效果尚不满意.中医中药治疗SS近年来有不少报道,表明能明显......
作者:孙天福 刊期: 2004- 05
-
西药的中药样特性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关于西药的中药样特性问题,笔者经过多年中西医临床实践和思考,认为西药存在着某些中药样的性质,许多西药的疗效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笔者尝试以中医药理论指导西药的运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看法.......
作者:周立华;卢依平 刊期: 2004- 05
-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上消化道疾病60例
半夏泻心汤出自,是治疗由于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所致虚痞症的主方,历年来经用不衰.从1997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该方加味,治疗慢性上消化道疾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阿新;何双莉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中医药防治支架内血栓的思路探讨
- 2 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 3 小肠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的作用
- 4 二重辨证论治在开放式心理病房治疗惊恐障碍21例
- 5 浅析《金匮要略》的辨证特点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5例
- 7 补肾健脾固冲法对未成年雌性大鼠性腺轴的影响
- 8 虫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 9 孙殿起及其《贩书偶记》、《贩书偶记续编》对中医学的贡献
- 10 中医学对“风”的认识
- 11 论《医方集解》的编写特点
- 12 结肠透析法治疗阻塞性输卵管炎70例
- 13 直肠滴入疗法儿科临床应用举验
- 14 基于复杂网络系统熵聚类方法的敦煌《辅行诀》 用药规律研究
- 15 芙蓉膏外敷联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
- 16 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文献的中药分布规律
- 17 通降肺胃法治疗重型麻疹型药疹1例
- 18 艾灸足三里对人体安静及运动后血压的影响
- 19 侯士良教授对影响中药安全性因素的认识
- 20 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3例及远期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