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医研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医研究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鼓胀辨治心法

    1化瘀利尿,着眼于活血肝硬化腹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如见水治水、见血治血,很难达到预期目的。在腹大胀满,邪势壅盛,正气尚未大衰之时,攻逐水邪乃属常用之法。究其水邪之形成,多由肝郁气滞,血瘀阻于隧道,水气内聚而致。所以,利尿攻逐水邪,必须配伍活血化瘀,从化瘀着眼,隧道通利,水液方可下行。……......

    作者:张秋怀 刊期: 2002- 05

  •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drome,CFS)是现代医学新认识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组征候群。它以极度疲劳,影响工作或学习,反复或持续6个月以上,而且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为主要表现。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身体长期极度的疲劳和头痛,同时伴微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类似感冒的表现及抑郁或烦躁、睡眠异常、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神经精神症状,但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

    作者:张晓东;罗荣敬 刊期: 2002- 05

  • 五更泄中医辨治探讨

    治疗五更泄常见从脾肾阳虚入手,以致渐成定式,见五更泄便谓之脾肾阳虚,便求之四神丸,然而就临床所见五更泄绝非脾肾阳虚一端,其病机相当复杂,当谨慎求之。下面笔者对五更泄的中医辨证论治作一初步探讨,供同道参考。1脾肾阳虚,健脾温肾五更泄就临床所见,属脾肾阳虚者居多。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言“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当阳......

    作者:王松坡 刊期: 2002- 05

  • 药用佛手与其混淆品之鉴别

    佛手为中药理气之常用药,此药材与佛手瓜片、香橼片在外观上极为相似,易于混淆。笔者在此简述三者之异同,以便大家将其鉴别开来。1佛手本名佛手柑,异名佛手香橼、五指柑。始载于滇南本草。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主要产区……......

    作者:徐玉茵;孟江;焦丽萍 刊期: 2002- 05

  • 从“肾”论治“经断前后诸证”

    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热面赤,汗出,精神倦怠,烦躁易怒,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这些证候常参差出现,发作次数和时间无规律性,病程短者数月,长者可迁延数年以至十数年不等。祖国医学对此病没有系统的论述,而是分散在“崩漏”、“汗证”、“不寐”、“健忘”、“脏躁”、“骨痹”、“腰痛”、“骨痿”等病的论述中。尽......

    作者:陈颐 刊期: 2002- 05

  • 《伤寒论》中扶阳法的运用

    纠正阳虚的治疗方法,统称为扶阳。扶阳之法,不外乎养阳、通阳和温阳三个方面。笔者就个人解悟,对《伤寒论》中扶阳法的运用阐述于下。1养阳所谓养阳,就是消除或减少损阳耗阳的各种因素,以达到纠正阳虚的目的。《伤寒论》中的养阳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作者:郭梅钦;马立人 刊期: 2002- 05

  • 伤寒六经辨证初探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又分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合为十二经。由于经络的互相衔接和脏腑的互相络属,把人体内而脏复,外而四肢百骸肌肉皮毛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在病理条件下,体表受邪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内脏病变可以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下面分而述之。……......

    作者:杨淑芳;杨文明 刊期: 2002- 05

  • 《金匮要略》虚劳病治疗特点探讨

    《金匮要略》对于虚劳病的辨证论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其《血痹虚劳病脉证病治第六》专篇讨论虚劳经文16条,证状37个,脉象11种,立方7首。笔者就《金匮》对虚劳病治疗的基本特点加以探讨。……......

    作者:程恋乡;沈鹏 刊期: 2002- 05

  • 从邪路理论看仲景之预防及治疗思想

    邪路,是病邪在人体通行之通道。根据病邪入侵、去除及在体内传变之途径,可分为来路、去路与传路。人体之经络、气道,谷道,尿道、口鼻、毛窍等均可成为邪路。邪路之概念可追溯到《内经》,《素问·缪刺论》:“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明阳俱感,五脏乃伤。”此段中病邪“入舍”,再“入舍”所经之通道即为邪路。至明代,张景岳更明......

    作者:都修波;崔梅梅 刊期: 2002- 05

  •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近况

    脂肪肝系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脂肪肝同其他慢性肝病相似,常无特异性表现,仅有轻度的倦怠感、肝区疼痛不适、食欲不振、形体肥胖、腹胀等症,因而易被忽视。据日本及美国学者统计,脂肪肝发病率占平均人口的10%,占嗜酒者的57.6%,而一项为期11年的前瞻性研究示平均每年有12%的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因此,脂肪肝极具治疗必要。......

    作者:孙金芳;殷忠东 刊期: 200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