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当前中医汤剂处方的几个问题及思考
笔者对本省5家中医院中药房2000年内的汤剂处方进行了抽样查阅,共查阅药方1千张,发现尚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比较集中的问题是:……......
作者:程静 刊期: 2002- 03
-
鲜姜外搽治疗小儿肌注后硬结34例
肌注后硬结临床上时有发生。特别是小儿由于肌肉较薄或长期大剂量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注射时不合作、注射部位不易掌握、针刺过浅、推药速度过快等原因。因此更易较成人形成硬结。1997年6月至1998年12月,我们采用鲜姜外搽治疗小儿肌注后硬结34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悦志敏;悦陶琳 刊期: 2002- 03
-
解毒固涩法治疗消渴
目前,中医界咖型糖尿病的治疗,虽已由单纯的补气滋阴发展到兼活血化瘀阶段,但临床效果仍不甚理想,这其中与治疗方法的相对单调不无关系。今就解毒与固涩在消渴病中的应用谈谈我们的认识。……......
作者:朱红霞;李国臣 刊期: 2002- 03
-
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导致的干呕、发热、哮喘、下利等症。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白芍、甘草八味药组成。共奏解表温中,散寒逐饮之功。笔者常用此方治疗外寒里饮所致病症,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杨淑芳 刊期: 2002- 03
-
张子和论治带证的学术特点
金元医家张子和是攻邪派代表,以汗吐下攻邪著称。张氏对妇科带证的论治有其独特的学术特点。其治法的确立,方药的运用,对后世医家乃至今日都有很深远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玉兰 刊期: 2002- 03
-
仲景利尿解表法探析
解表法是指通过发汗、开泄腠理,逐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根据所用药物之功效及适应范围又细分为辛温、辛凉、扶正三种。然利尿解表法却鲜有人提及。其实早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中即有所论述。兹整理如下,并结合临床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陈余健 刊期: 2002- 03
-
《伤寒论》温法的运用及其变法的使用
《伤寒论》是东汉末期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伤寒论》中提出六经总的病机是感受寒邪,治疗中始终贯串着“扶阳气”的基本精神。因此温法及其变法的使用在《伤寒论》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主要有辛温解表、温经散寒、温通心阳、温化水饮、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清上温下、寒热并用等,现讨论如下:……......
作者:郭华亮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白虎清皮饮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
- 2 马立新副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耳鸣经验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73例
- 4 《伤寒论》寒热错杂证及其辨证治疗规律
- 5 消癖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 6 青风藤提取工艺的研究
- 7 谢萍教授治疗宫颈癌放化疗期经验
- 8 中医药治疗发热体会
- 9 银翘解毒片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 10 中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11 1627例高校新生中医体质与饮食习惯调查研究
- 12 健脾活血中药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 13 壮骨增髓液方治疗骨质疏松症45例
- 14 脉舒口服液的耐缺氧及抗血栓作用研究
- 15 中医辨证治疗(非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25例
- 16 久病多瘀--再论活血化瘀
- 17 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31例
- 18 推拿联合足底按摩治疗单纯性肥胖65例
- 19 白头翁汤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放射性直肠炎36例
- 20 张子和《儒门事亲》与永富独啸庵《吐方考》中吐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