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办刊宗旨为:报道最新中医学术研究动态和临床运用新进展,提倡学术争鸣,活跃中医学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医研究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69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12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8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206.00
杂志荣誉 获1991年度河南省科技期刊质量考核单项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医研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1-6910
- 国内刊号:41-112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调理气血法在月经病中的临床应用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动力,籍经络运行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妇人以血为本,血赖气行,气血调和,则五脏安和,经脉通畅,冲任充盛.若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病.......
作者:石晓燕;褚建平 刊期: 2001- 02
-
重用赤芍临床验案举隅
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脾经.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之功.在临床上笔者重用赤芍治疗某些疾病,疗效颇佳,兹举验案如下:......
作者:王国建;程淑红;苏雄兵 刊期: 2001- 02
-
健脾粉在预防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运用体会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后,经治疗效果欠佳,临床症状反复、加重,病程迁延日久,或于季节交替之时,或遇气候变化较大时,患儿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史金花;王增慰 刊期: 2001- 02
-
不孕症验案2则
1.杨君,年27岁,已婚4年.禀赋素弱,自幼体薄易病.始婚后,小产1次,后再难孕.月事或前或后,或逾期不至,或1月二三行;色淡,或如洗肉水.久治未孕,自亦深疚,渐寡言少欢,抑郁伤甚.面色渐晦,唇口日燥.失眠多梦,腰膝疫软,四肢冷甚.尤至午后,手足心每易常觉潮热,下腹不时隐痛,大便非秘即泄.......
作者:毕义忠 刊期: 2001- 02
-
补阳法在癌证治疗中的作用
癌症尽管病因复杂,但从中医发病学角度看,同样不外乎阴阳平衡的失调,且以阳虚为多见.我科自1997~1999年间,共收治各类肿瘤患者207人,其中可确诊为阳虚型的有152人,占总人数的73.4%.......
作者:杨玲 刊期: 2001- 02
-
固里解表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是当代为医者的一大难题.我在临床中,自拟固里解表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中华;李雷雷;张贺玲 刊期: 2001- 02
-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的注意点
活血化瘀治疗脑出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对活血化瘀药是否会导致出血量增加,加重病情,目前尚存在争议.支持活血化瘀药可导致脑出血血肿扩大者依据为:①据报道凝血功能下降或发病前服用抗凝药者活动性出血比率增加,脑出血增加比率升高[1];②活血化瘀药很多研究认为有强烈抗凝作用及较强烈促纤溶作用[2].因此认为活血化瘀药可致脑出血扩大.......
作者:于顾然;贺燕勤 刊期: 2001- 02
-
温补法运用的临床体会
1温补学说的形成温补学说在明代形成.据年史考,当时承学朱丹溪的汪石山在继承和发展朱氏阴血理论的同时,注重对补益气血的研究,且尤为重视人体阳气的作用,认为气虚则诸病生,补气即补阴,并以擅长用参芪而著名于世,认为参芪味甘,生血而助阴,又益气能温阳.......
作者:裘端常 刊期: 2001- 02
-
调和气血法论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明确的炎症性肠道疾患.临床以反复的腹痛、腹泻及迁延的脓血粘液便为特征.中医常用健脾、理气、利湿、涩肠止泻等法治疗,其中尤以补脾健运法应用为广.笔者在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过程中体会到,补脾健运法固然重要,调和气血法亦不可忽视,若能正确运用,可提高慢性结肠炎的疗效,尤其对顽固性、难治性的病例,更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现结合临床作初步探讨.......
作者:邓志坚;杨柳 刊期: 2001- 02
-
浅谈便秘的病因与治疗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组症状,一般指便次少、排出困难或二者兼有并伴有不适如腹痛、腹胀、恶心、口苦、肛门疼痛、排便不全感、便血、心情烦躁等.但隐藏于其后的病因较复杂,须仔细诊断,慎重处理.......
作者:徐志伟;段风姣;兰景霞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杨学信调压汤联合耳穴压豆及中药浴足治疗阳亢络阻型2级原发性高血压病45例
- 2 芳香疗法溯源及中药精油的研究进展
- 3 HPLC法测定肝复康胶囊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
- 4 苓桂术甘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31例
- 5 大黄、芒硝配比煎浸口服法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研究
- 6 补精气祛痰瘀法治疗脑动脉硬化症30例
- 7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型32例
- 8 中药加针灸治疗肾阳虚型阳痿36例
- 9 注重细节,成就辉煌——读《伤寒杂病论》的体会
- 10 银翘鱼蒲汤治疗手足口病110例
- 11 陈宏珪教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经验
-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2例
- 13 十枣汤中大枣的作用之我见
- 14 外感发热的中医辨治经验
- 15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91例
- 16 滋水清肝饮加味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106例
- 17 滋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塞22例
- 18 肾性高血压中医药研究进展
- 19 中医二环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 20 孙思邈学术思想探